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路竹到底是什麼竹?(全三集)

現在高雄市的北方有個區稱之為「路竹區」
「路竹」的原型叫做「半路竹」
在台灣堡圖上不就清楚地寫著「半路竹」三個字
當然這麼奇怪的地名當然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所有介紹「路竹」的文史作品一定要處理這個問題
維基百科幫大家整理了兩個說法
一個是強調是「半路的竹林」
一個是強調是「絆倒路人的竹」
那一個是真的捏?
說實在的,偶憑蛋頭學者的直覺一定會選「以上皆非」

為什麼?因為會有這兩個說法
都是著重在這個「字」上面打轉
也就是把這個「地名」當作「字名」來處理
其實台灣的地名還有另一種型態
叫做「音名」,也就是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音」
今天的解謎就是要解開「路竹」到底是什麼?(捲袖子)
---
「路竹」在臺灣史上算是歷史悠久的地名
假如翻閱永曆十八年(1664)臺灣軍備圖
就會發現一個的地名叫做「半路竹民社」
這張古地圖直接打臉維基百科提是「康熙年間」出現的
(註:2月26日上課有研究生指出這裡的「康熙年間」也許是指1664所對應的康熙三年,這樣解釋好像也可以通,只是很怪)

OMG....這麼古老的地名就要跟它致敬才是!
那大到底是啥竹捏?
要回答這個問題
那我們得先認識台灣史學界一位學者-翁佳音開始
(上集)

上集講到永曆十八年(1664)臺灣軍備圖曾出現「半路竹」
由於明鄭初期的建設多源自於荷蘭時期
因此要理解路竹或是半路竹的原型
就得從荷蘭時期下手
這個時候就得認識一下翁佳音這位學者了
---
翁佳音在中研院台史所的主要學歷是標示
「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
但是在南天書局的簡介裡
他有另外一個學位的頭銜,那就是
「荷蘭萊頓大學歐洲擴張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就因為他有此經歷
使得他在荷蘭時期的台灣研究
比起台灣史永遠的導師-曹永和有更大的彈性與迴旋度
(翁佳音右一,資料來源文化部網站)
---
翁佳音有相當多的著作網路到處都找的到
對於歷史地理的啟發上
偶認為最重要的,
即提出所謂的「大福佬文化圈」
其具體的行文如:
認為臺灣歷史慣用語的語源研究不宜太偏執於南島語或荷蘭語,必須回到漳泉語系族群與日本人、葡西荷等歐洲人交涉的歷史現場,因而進一步提出「大福佬文化圈」的研究概念。」(出處:「牽手Khan-chhiú」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
在「臺灣史十一講」內「從舊地名與古地圖看臺灣近代初期史」一文裡,
有更具體的說明:
臺灣地名的起源。通常我們會認為「臺灣(或台窩灣)」這個地名是來自原住民的語言。可是,當時荷蘭人的地圖,「臺灣(Teijouan)」的地名通常標記在海上,「臺灣」如果是原住民的番社的話,那豈不是四百年前原住民番社是建在海上?其實,如果我們好好看一下文獻,就可以發現:1622年荷蘭人司令官來臺灣調查是否有適合港口時,他們是從舊安平港一帶進入臺江內海,看到一個很大的海灣,當地人告訴他們這裡叫做「grote baai大灣」。這裡所說的當地人,恐怕不是原住民,而是當時福建漳州與泉州一帶的走私商人、海盜或漁民。
荷蘭文獻寫得很清楚,麻豆社又名「Toukapta肚嘎不打」;新港社,又名「Tagloulou打赫魯魯」;蕭壠社,又名 「Touamimigh肚阿咪咪喝」。「肚嘎不打」、「打赫魯魯」根本不像漢語;「肚阿咪咪喝」,照西拉雅語的意思,是;在北邊的聚落。所以,顯然「麻豆」、「新港」等,應該是漢語,後者才是原住民語。
---
關於諸如此類的概念
偶調整一下稱之為「福佬視野」
「福佬視野」所帶來的全新解讀
將臺灣失落的歷史拼圖有了彌合想像的機會
如「新港社,又名Tagloulou打赫魯魯」
它就會衍生出「新港」是「新」的港,那「舊港」指的麼呢?
雖然有些「福佬視野」的舉例
偶無法信服,如「打狗」是「銅鼓仔」
荷蘭語的Tancoia,要唸成:Tân-kó‧-á,有一點類似「銅鼓仔」,意即「響鼓聲」。
但是瑕不掩瑜
---
當然,回到本文所謂的「半路竹」
它就是一個用福佬音所稱謂的音名
就像「John」你會翻譯成「強」
但是你會清楚地知道「John」之所叫「強」
不是哪裡「強」,只是聲音像罷了!
「半路竹」本意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那偶就一事不煩二主
解謎就在翁佳音的文章內!
(中集)
今天終於要揭曉「半路竹」的答案
答案在翁佳音《臺灣史十一講》中
「從舊地名與古地圖看臺灣近代初期史」
內文有一張「赤崁耕地圖」與「赤崁耕地登錄表」
「赤崁耕地」,簡而言之
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打手邊的土地整理一下
發包給漢人去耕種
專業術語就是「
---
荷蘭東印度公司赤崁農地的發贌
該政策來自1944914日,長官視察赤崁一帶的農田後,
派遣上席商務員Simon Jacobs. DomckensCornelis Caesar
以及中國商人Peco為代表,去那裡測量農地,
並畫在一張地圖上
翁佳音不厭其煩地把「赤崁耕地登錄表」key了出來


赤崁耕地圖(施雅軒重置)


赤崁耕地登錄表(施雅軒重置)

morgen
8 1/2 in Amsterdams Polder ofte Orakan 下寮港?蚵寮港?(臺南永康)
2 Delfts Polder ofte Leijseijkoeijen = Leiseinhoin 二層行
31 Hoorns Polders ofte Tonglouw 中樓仔
52 Enckhuÿsens Polder ofte Lockauw 瀨口
108 Soncks Polder ofte Tampoasiam 桶盤棧
  Nuijts Polder ofte Sijsijnnangh
72 Putmans Polder ofte Cekankon 上港崗
8 1/2 Van der Burch Polder ofte Tongsoija 中洲仔
  Traudenius Polder ofte Tiokankon 中港崗
  Lemaires Polder ofte Siamsiamticke 三舍甲?
  Rotterdams Polder ofte Hoenjouwa 香洋仔
299 Middelburchs Polder ofte Scholsiackhou(Schoesiakhou?) 舊社口。
  De Wits Polder ofte Kaptwahoij 角帶圍(Kak-toàh-uî)
  Koeckebackers Polder ofte Heijsouga 喜樹仔
52 Bessuyden de Versche revier offte
-----
要解讀這圖與表要先找到一個地標
那就是「清水溪(de Versche revier)」
現在稱為「二仁溪」,也就是二層行溪,是現今高雄市與台南市的界河,
所以你要是有行政空間的概念
你就會發現清水溪的右邊有兩塊赤崁耕地
這就是在現在的高雄市內
其中一塊耕地稱為Bessuyden de Versche revier offte
比對熱蘭遮城日誌就會知道中文稱之「清水溪以南」
大家看到Bessuyden 這個字嗎?
這就是「半路竹」的原意

不信大家到GOOGLE的翻譯功能把字打上去
選德文或瑞典文按下發音鍵
一個似乎陌生又似乎熟悉的發音
將之福佬話轉譯,
「半路竹」就蹦了出來
如此謎題終於揭曉,「半路竹」指的「南方」
以後大家不要再牽拖「竹子」囉
掰掰
(下集)

沒有留言: